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百合的亲们,9月CPI涨幅超通胀警戒线啦~~

发表于2013-10-15


反映通胀压力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反弹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。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9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.1%,环比上涨0.8%,涨幅较上月明显反弹0.5个百分点,双双创下7个月以来的新高,打破CPI涨幅半年多的“2时代”,也超过了国际通行的3%通胀警戒线。

涨幅超预期

食品价格上涨成重要“推手”

今年9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.1%。当中,作为CPI上涨的重要“推手”,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.1%,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.98个百分点。其中,鲜菜价格上涨18.9%,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.55个百分点;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.6%,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.49个百分点(猪肉价格上涨5.9%,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.18个百分点)。

房租上涨幅度仍高于总体CPI。其中,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.6%;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.4%;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1.4%;水、电、燃料价格上涨0.7%。

另据发布数据,与上月相比,9月份CPI环比上涨0.8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下降1.3%,环比上涨0.2%。

此前,市场预期9月CPI同比上涨2.9%左右,实际涨幅超过预期,创下半年来的新高。国家统计局分析认为,9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,是CPI同比涨幅扩大的直接原因。(从食品价格的环比数据看,鲜蛋、鲜菜、鲜果和猪肉等食品价格环比上涨较多,既有中秋、国庆节日因素,也有季节性影响因素,还与部分地区旱涝灾害有关。)

从食品价格的环比数据看,汽油、柴油价格因价格调整环比分别上涨2.8%和2.9%,旅游价格环比上涨2.8%。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继续上涨,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,显示市场需求趋于活跃,宏观经济继续稳中有升。

涨价因素增多

涨幅较上月明显反弹0.5个百分点

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,9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,是CPI同比涨幅扩大的直接原因。从发布的数据看,9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新涨价因素为2.3个百分点,比8月份增加了0.8个百分点;翘尾因素为0.8个百分点,比8月份减少了0.3个百分点。由于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增减抵消后净增加了0.5个百分点,因此9月份的CPI同比涨幅比8月份扩大了0.5个百分点。

9月份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,体现在CPI环比上涨0.8%,其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
从食品价格的环比数据看,9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.5%,略高于2003至2012年同月1.1%的平均环比涨幅,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.51个百分点。

从非食品价格的环比数据看,9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.4%,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.3个百分点。其中,服装价格因换季影响环比上涨1.2%;汽油、柴油价格因价格调整环比分别上涨2.8%和2.9%;旅游价格环比上涨2.8%。


上一页|1|
/1页